回到主页

添加博客标题

每至小寒,流感病毒也愈发猖獗,学校、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场所成为了高发区。不同中医体质的人群在面对流感时,表现各异。

· 中医养生

小寒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,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正式来临。此时,阳气潜伏,阴气盛极,天地间一片冰寒之气,人体极易受到寒邪侵袭。

broken image

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,它不仅会使体表经络气血凝滞,导致关节疼痛、肢体麻木,更会趁虚而入,影响脏腑功能,为各类疾病的滋生埋下隐患。

流感高发 体质有别

每至小寒,流感病毒也愈发猖獗,学校、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场所成为了高发区。不同中医体质的人群在面对流感时,表现各异。

broken image

阳虚体质者,阳气不足,畏寒怕冷明显。在小寒的低温环境下,他们更容易受寒邪侵犯,一旦感染流感,常伴有严重的怕冷、低热缠绵、四肢冰凉、精神萎靡等症状,病程也可能相对延长。

阴虚体质者,体内阴液亏虚,多表现为口干舌燥、手足心热。感染流感后,高热、咽干咽痛、干咳少痰等症状突出,且由于阴液不足,身体自我修复能力受限,痊愈过程中易出现余热不尽的情况。

痰湿体质者,形体多肥胖。患上流感后,除发热、咳嗽外,咳痰量多且黏稠,胸闷不适加剧,还容易伴随胃肠功能紊乱,如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等。

湿热体质者,以口苦苔黄腻为特征。感染流感后,发热汗出不畅,头身困重,心烦口苦,小便短赤,大便黏滞不爽,其症状兼具湿与热的双重特性,较为复杂。

中医养生 防治流感

1.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

正气饮;气虚体质

2.体质辨识 对症食疗

可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,根据个人体质类型进行食疗:

阳虚体质可适当多食用羊肉、桂圆、核桃等温热性食物,以补养阳气,但需注意不可过量,以免助火生热;

阴虚体质宜选百合、银耳、雪梨等滋阴润燥之品,缓解体内干燥,助力身体恢复;

痰湿体质应以清淡饮食为主,多吃薏仁、茯苓、冬瓜等健脾利湿食物,减少痰湿生成;

湿热体质可常食绿豆、赤小豆、苦瓜等清热利湿食物,帮助清除体内湿热。

3.务必早睡晚起

保证充足睡眠,可以让阳气得以潜藏、养精蓄锐。注意保暖,尤其是头部、颈部、脚部等易受寒部位,外出可佩戴帽子、围巾、手套。室内要常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清新,减少病毒滋生。

4.运动锻炼

可选择八段锦、太极拳等传统运动项目,动作舒缓,能调和气血、疏通经络,增强体质,提升抵御流感的能力。但运动不宜过度,微微出汗即可,避免大汗淋漓耗伤阳气。

5.中医特色疗法功效显著

broken image

小寒虽寒,但只要依据中医养生智慧,辨清体质,科学养生,就能有效预防流感,安然度过这寒冬时节,迎接新春的到来。

broken im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