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暑热天气养生的原则是什么

暑月,六月朔,大暑是也。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中医认为,大暑时节“湿”与“热”交织,是“暑邪”最盛的时期,极易耗气伤津、困阻脾胃。体质养生应既要懂得防暑降温,还要着重祛湿。
贪图寒凉 预防中暑

暑天要预防中暑,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,其实中暑有阴阳之分。若分不清楚阴阳,则不利于中暑的防治。
阳暑和阴暑的区别
阳暑

是由酷热所造成的。由于暑热伤人,耗气伤阴,多夹湿气,所以阳暑的主要症状有发烧、浑身困重、出虚汗、腹泻、头昏甚至昏厥、抽搐等。
阴暑

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。因为暑热湿盛的时候,人们的毛孔是开张的,腠理是疏松的,此时如果突然受凉,风寒湿邪等便会长驱直入,从而引发中暑症状。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、全身酸痛、恶心、发高烧等。
什么原因导致阴阳暑
阳暑

有的人做了一天的体力活,酷热难当,突然昏倒;有的人在闷热的车里,出了很多汗,突然栽倒在地。这是中暑,中的就是阳暑。
阳暑的预防以气虚体质、阴虚体质人群为主。
阳暑患者可选择用十滴水来进行治疗。
阴暑

中阴暑通常是在睡眠、午休和纳凉之时,或夜间露宿室外,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,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,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而引发。
阴暑的治疗,首推藿香正气水。
“大暑小暑,热死老鼠。”三伏天更需注意体质的调理,增强自身正气,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,防治中暑!
